溝通的藝術


又是一篇 murmuring 的文章。

週末的時候,我和家人一起為我阿公的八十大壽慶祝。地點選在我們從未去過的五股,但是因為有表哥傳來的路線指引,所以事前我們就沒有查看地圖,很相信這分指引的上了路。直到我們到了五股附近的時候,我們才發現我們找不到「五工路」。我們就在附近繞啊繞,詢問附近的商家,但是這往往換來意想不到的結果。像是不小心又上了高速公路,只得開到三重再繞回來這樣的窘境。

結果原訂十二點半開始的慶生會(好奇怪啊,還是應該用壽宴?),因為我們遲到的關係,拖到了兩點多才開始。

其實我覺得很難過,在那個過程當中,每個人都是急躁的,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幫助到人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說得是對的,卻因為時間壓力、頻繁響起的手機而顯得焦躁不已。沒有人說,「慢慢來」、「要不然我去接你們好了」。到了最後,我晚上回到了家,還有人在爭論這樣的事情。

到底是為什麼變成這樣了呢?我真的不懂。

為什麼我不能放下心說安慰人的話,為什麼沒有人肯從情緒當中脫離出來,為什麼沒有人肯在事後說道歉的話呢?我知道這某些層面而言是困難的,是需要時間練習的,而且如果作不到,所有的理論也只會淪於「漂亮話」之流,變成毫無實質意義可言的說詞。

在過去的一年當中,我所領受的東西有很大一部份是激勵人心的。我總是被鼓勵要放下自己。當你覺得你的言語不甚合宜的時候,就立刻到他的面前道歉,為你的態度與你所說的言語道歉,只是我卻常常礙於情面,沒有這樣的勇氣說出口。

很多時候,我才發現,那「溝通」背後隱含的意義有多大。當放下自己的時候,你是勇於去修復過去的關係、試著為別人的益處而努力、更不是用情緒來面對問題。

放下自己,就是捨己。

而溝通的本源,也必定是將自己的主見放下,傾聽對方的聲音,說出適合的話語。我認為這點絕不值得稱之為藝術,而應該稱作體諒的心。

或許同仇敵愾的咒罵可以痛快一時,但是我真的相信,如果相互體諒,不僅僅是關係的改變,也真的能夠了解彼此要的是什麼,缺乏的是什麼。同理可證,我想我們和「某人」的關係,有時候是不是可以用新的思維來看待呢?

最後,希望這一篇不是只是淪為嘴砲,而是真真切切的能有所改變才是。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